猪病的症状诊断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1.发热概述 猪的正常体温为38~40,通常指的是肛门温度。当外界气温高、运动和进食后、母猪在分娩前后以及仔猪的体温稍高,或暂时发生变化,但若持续地超过40℃以 上,则为发热。

      猪体温保持恒定,主要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两种作用互相协调,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视丘下部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各种反射作用进行体温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发热和单纯性体温升高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产热和散热过程不协调而引起的;后者是指动物在重度劳役、剧烈运动或日光长时间暴晒和环境气温过高时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体温升高,在停止使役或改善环境后,即可很快恢复正常体温,如日射病和热射病均属于此类。

    2.发热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3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 是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使散热减少,同时肌肉收缩增强,肝、肌糖元分解加速,使产热增多。这时病猪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 喜钻草堆等表现。不同的疾病,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如猪丹毒、猪肺疫等病,体温上升很快,而猪瘟、副伤寒则较慢。

    (2)高热期 此时产热和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平衡, 散热过程开始加强,皮肤血管舒张,产热过程也不减弱,所以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病猪表现皮温增高,眼结膜充血、 潮红,粪便干燥,尿少黄短。不同疾病高热期持续的时间不相同,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伪狂犬病、口蹄疫则仅数小时或不超过1天。:

    (3)退热期 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增强或获得外援〈经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 排尿,产热减少。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骤退,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而逐渐下降,则预后良好。

    3.发热的分型 分型的方法有多种,为了便于对疾病的鉴别诊断,现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1)按病猪体温升高的程度分

    ①微热 超过正常体温1℃左右,即在40~41℃。常见于某些慢性传染病,如慢性猪瘟、副伤寒等。也见于乳房炎、胃肠炎等局部感染的疾病。

    ②中热 超过正常体温1~2,41~42℃。见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如急性猪瘟、流感等,也可发生于肺炎等局部器官的感染。

    ③高热 超过正常体温2℃以上,42℃以上。一般认为某些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猪病都可见到如此高的体温,如猪丹毒、猪肺疫等。

    (2)按病猪的热型曲线分 热型曲线,是指每日两次测得的病猪体温数值的连线。

    ①稽留热 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持续数天不变,或温差在1℃以内,这是由于致热原在体内持续存在并不断剌激体温调节中枢的结果。可见于猪瘟、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②弛张热 其特点是体温升高后1昼夜内变动范围较大,超过1℃以上,但又不降到常温。见于急性猪肺疫、猪丹毒及许多败血症。

    ③间歇热 病猪的发热期和无热期较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如败血型链球菌病及局部化脓性疾病。

    ④不定型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也无规则,温差有时极其有限,有时却波动很大。多见于非典型猪瘟及其他非典型传染病。

    4.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原则 发热在一定限度内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措施,短时间的中度发热对机体是有益的。因为,发热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活性,帮助机体对抗感染,而且还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对致热原的消除能力。此外,还可使肝脏氧化过程加速, 提高其解毒能力。

      但长时间的持续高热,对机体危害大,首先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营养物质消耗过多,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机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又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生损伤。引起病猪精神沉郁,以至昏迷,或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后果。

      发热病猪的治疗原则如下。

      第一,发现发热的病猪立即隔离,对被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

      第二,在没有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的发热,一般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

      第三,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电解质(无机盐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c, 为纠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等。

      第四,在退热期,为防止虚脱,要注意保护心脏的功能,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

      第五,加强护理,避免各种应激,特别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要素。喂以易消化吸收和可口的青绿饲料或糖类较丰富的饲料。

    (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和鉴到诊断

    1.腹泻概述 腹泻是指排粪次数比正常增多,粪便稀薄呈稀粥样或水样,并带有粘液甚至血液。健康猪进食后,经过胃肠道的消化,至残渣自肛门排出,一般需要18~36小时,在腹泻时,由于胃肠蠕动加快,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正常猪每天排便5~6,而在腹泻时,每天排便达几十次。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猪场带来猪只死亡的直接损失和大量医药费用的支出,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仔猪腹泻在一些地区和猪场的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腹泻是在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下(包括细菌、病毒、有毒物质、不易消化的饲料、气候的冷热及某些化学因素的刺激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肠蠕动增强,致使食物迅速通过肠道, 同时伴有粘膜排出水分增加和粘液分泌增强,因而肠内容物变稀薄。所以,腹泻也并非是件坏事,它是一种防卫机能,有保护性的意义。如果胃肠道内有毒害的物质,不能通过腹泻而迅速排出体外的话,被机体吸收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但是,剧烈而又持续地腹泻,又可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 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丧失,病猪可能因脱水和酸中毒而致死。

    2.腹泻的病因

    (1)传染性疾病常见的病毒病有轮状病毒感染、病毒性 腹泻、猪瘟、腺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等。细菌性的疾病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密螺旋体、弯杆菌等。

    (2)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指肠道寄生虫病,如烟虫病、鞭虫病、球虫病等。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和改善了饲养管理条件,这类疾病明显减少。

    (3)普通内科病如气温突变,寒冷剌激,阴雨连绵,湿度过大,营养缺乏,饲料霉变,或误食有毒物质及酸、碱、砷等化学药物等,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仔猪腹泻。

      上述致病因子中,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它们可以原发性致病,也可继发感染,而寄生虫和普通内科病往往是腹泻性疾病的诱发因素。

    3.腹泻对机体的影响

      第一,急性肠炎由于病因的剧烈剌激,肠蠕动加速,分泌增多,引起剧烈的腹泻,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一系列全身症状。慢性肠炎则因肠腺萎缩,肌层被结缔组织取代, 分泌、蠕动机能减弱,可引起消化不良和消瘦。

      第二,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由于长期或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胰液、钾、钠丢失、重吸收减少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损失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三,肠管的屏障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急性肠炎,特别是十二指肠炎症时,粘膜肿胀,胆管口被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之粘膜受损,可将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环,引起自体中毒。慢性肠炎时肠运动、分泌减弱,胃肠内容物停滞,引起发酵、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液而发生中毒。

    4.腹泻的防治原则

    (1)免疫接种 由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如仔猪黄痢、白痢,病毒性胃肠炎,猪瘟等疾病,可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若接种母猪使其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可通过乳汁使仔猪得到被动免疫,也可直接接种仔猪,使其获得主动免疫。

    (2)特异性疗法 可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或痊愈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因为这些制品只对某种特定的传染病有效,而对其他种疾病无效,故称特异性疗法。

    (3)抗菌药物疗法 抗菌药物主要是防治细菌性感染的疾病,但对病毒感染的疾病也能起到防制细菌继发感染的作用。使用就制物性是目前防治仔猪腹泻最普通常规方法。

    (4)对症疗法 根据病情的变化和病猪的体质状况,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包括止泻、收敛、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补液。由于腹泻病猪丧失的不仅是水分,还有许多盐类,所以在补液时要注意到这一点。

    (三)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和鉴到诊断

    1.呼吸困难概述 呼吸困难是指病猪在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以看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方面的变化,此时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加呼吸运动。

      健康猪呈胸腹式呼吸,而且每次呼吸的深度均匀,间隔的时间均等。每分钟呼吸的节律为10~20次。在运动之后,气候炎热时次数可暂时增加,仔猪的呼吸也要快一些。

      机体的呼吸过程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二是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外呼吸与内呼吸之间具有极密切的相互因果关系。

      呼吸系统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在延髓有呼吸中枢,并与脊髓两侧的呼吸运动神经原联系,在脑桥还有呼吸调节中枢, 这些中枢本身是受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即大脑皮层调节的,同时呼吸中枢的活动又直接受到来自机体内的各方面神经传入 冲动的影响。来自肺的迷走神经的传入冲动对维持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他如血液成分的改变,体温的改变,以及血液循环的改变也都能直接和间接地剌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机能活动的变化。

    2.病因和分类 呼吸困难其实包括呼气困难和吸气困难两方面。此外,呼吸型的改变及频率的增加,在猪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的意义。现简述如下。

    (1)呼气性困难 呈现腹式呼吸,依靠辅助呼气肌(主要是腹肌)参与活动,呼气时间显著延长,腹壁活动特别明显,多呈两段呼出。见于气喘病、胸膜肺炎、肺气肿、支气管肺炎等疾病。

    (2)吸气性困难 病猪头颈伸直,鼻翼张开,吸气时间延长,并常伴有吸气时的狭窄音,同时呼吸次数减少。见于急性腹膜炎、上呼吸道狭窄等疾病。

    (3)混合性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气及吸气均发生困难,同时多伴有呼吸次数的增多。见于支气管肺炎、肺炎、心机能障碍、重度贫血及高热性疾病。

    (4)呼吸减慢或微弱 其特征为呼吸相显著加深并延长, 同时呼吸次数减少,或表现为微弱的呼吸活动。见于脑水肿、 脑炎、中毒性的疾病及昏迷状态。

    3.咳嗽的病理和病因分析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的动作, 由于上呼吸道有异物侵入或有粘液蓄积,或吸入刺激性气体, 使上呼吸道(喉头、气管、支气管)粘膜受到刺激,或有炎症过程存在,都能引起强烈的咳嗽运动。此外,在胸膜、食管管壁、 腹膜、肝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受到剌激时, 都可以反射性地发生咳嗽。

      咳嗽运动能够把吸入的异物或蓄积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痰液)排除出去,使呼吸道保持干净通畅,所以,咳嗽在本质上应该看作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反射动作。但是强烈和持续的咳嗽,可促使胸腔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减低了胸腔的吸引力,静脉血液流入心脏受到阻碍,于是就引起静脉压升高,动脉压下降,心脏的收缩力减弱。同时,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毛细血管和静脉受到压迫,致使血液从右心室向左心房的流动受到阻碍,进一步引起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此外,在长时期持续咳嗽的情况下,肺泡高度扩张,肺组织的弹性显著减弱,就可能引起肺气肿。

      咳嗽是因呼吸道及胸膜受剌激的结果,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检查时应注意咳嗽的性质、频度、强弱、有无疼痛和体温反应等。咳嗽声音低而长,伴有湿罗音,称为湿咳,反应炎症产物较稀薄;若咳声高而短,则是干咳的特征,表示病理产物较粘稠。

      稀咳常发生在清晨,吃料或运动之后,常是呼吸器官慢性疾病的启示。如早期猪气喘病。

      频繁、剧烈而连续性的咳嗽,甚至呈痉挛性的咳嗽,多见于重症猪气喘病、慢性猪肺疫、肺丝虫病等。

      咳嗽的同时,病猪表现疼痛不安,尽力抑制,见于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4.呼吸困难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一,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或涂上记号,便于进一步观察,弄清该病猪所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是个例发生还是群体流行,病猪呈局部症状还是出现全身反应(如体温升高等),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不难作出初步诊断。

      第二,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急性病例,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卡那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的药物可选用盐酸麻黄素、氯化胺、氨茶碱和拟肾上腺素等。

    对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如土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等。一般不宜大量静脉补液。

      第三,对于患有呼吸道症状的病猪,要给予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冬季需要防寒保暖,夏季需要防暑降温,注意猪舍内的空气流通,适当增加营养,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和青绿饲料。

    ()神经症状疾病的病因和鉴到诊断

    1.神经症状的病理要点

    (1)脑血管的变化脑膜和脑组织内分布有丰富的血管, 血管周围有液体间隙,物质代谢和气体交换就在这些液体中进行。正常情况下,血管周围只有少量脑脊液,当脑组织发生病变时,血管周围也出现炎性细胞和液体。脑炎时,血管周围出现细胞反应,这种反应细胞包围血管,状似袖套,故称"袖套现象"。组成"袖套现象"的细胞在病毒感染时主要为淋巴细胞;在细菌感染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食盐中毒时,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

    (2)化脓性脑炎 以在脑组织中形成微细脓肿为特征。其中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陈旧的脓肿灶周围由神经胶质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囊。见于链球菌、李氏杆菌等细菌的感染。

    (3)非化脓性脑炎 主要病变在脑脊髓实质。其特征是在脑组织血管周围间隙内有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构成袖套现象。因脊髓同时受害, 故又称脑脊髓炎。见于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等疾病。

    (4)脑软化 猪脑软化的病因很复杂,如细菌或病毒的感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物质中毒,都可引起脑软化。脑软化的病变位于小脑、纹状体、大脑和延髓。脑软化症状出现1~2,坏死区即出现绿黄色不透明外观,纹状体坏死,组织常显苍白、肿胀和湿润。

    2.神经症状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通过垂直感染引起新生仔猪发生神经症状的疾病, 主要有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仔猪先天性肌痉挛等。对于这类疾病的防制,应着重搞好种用公猪和母猪的防疫、检疫工作,制订出合理的免疫程序,种猪在配种前完成以上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定期进行血清学的检疫,检出的阳性猪不能留作种用。

      第二,仔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也不够完善,对某些疾病较成年猪易感,如李氏杆菌病、链球菌病 (败血型)、伪狂犬病、脑脊髓炎等,这些疾病的病原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部病变,使仔猪表现出神经症状。为此要对仔猪细心观察,发现疾病早期隔离和治疗,对于可疑猪可使用药物或血清作紧急预防。

      第三,许多神经症状疾病的出现与猪场的管理水平有关, 如营养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药物过量(痢特灵、喹乙醇等药物均有毒性),饲料霉变(黄曲霉、赤霉菌毒素中毒等),污染毒物(饲料或饮水中污染有机磷或灭鼠药等毒物)等。常见的疾病有仔猪低血糖症、水肿病、中暑、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等,对于这类疾病的防制,关键在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症状病猪的治疗,一般认为是较困难的,治愈率不高。首先要分析判断发病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的诊断,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包括:①抗菌药物治疗(疑细菌性感染,如脑膜脑炎型的链球菌病等);②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解毒药、镇静、强心、补液、退热等药物;③特异性的高免血清治疗。

    ()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和鉴到诊断

    1.繁殖障碍概述 繁殖障碍是指动物在繁殖过程(包括配种、妊娠和分娩等几个环节),由于疾病等因素造成不能受孕,或受孕后不久胚胎或胎儿发生死亡。其中有传染性病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所致。母猪的繁殖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发情 母猪无性欲,拒绝接纳公猪的爬跨。不发情的因素较复杂,其原因大致有:①体成熟而性未成熟;②年老体衰;③生殖器官的疾患;④全身性的疾病;⑤内分泌机能失调;⑥营养、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⑦环境温度过低, 光照过弱等应激因素的影响。

    (2)不孕症 泛指母猪不育,当母猪已到繁殖年龄或分娩后经2~4个发情期,配种后仍不能受孕。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表现出母猪过肥或过瘦;②生殖器官特别是卵巢的疾病;③全身性的疾病;④环境突变或应激频繁;⑤种公猪的疾患。

    (3)流产 即妊娠中断,胎儿过早排出。其临诊表现可分为隐性流产(妊娠早期胚胎消失)、小产(排出死)、早产(排出未足月的活胎)、延期流产(死胎停滞,胎儿干尸化或胎儿浸溶)、习惯性流产(每次怀孕到一定时期即发生流产)、全部流产(全部胎儿都流产)、部分流产(只有部分胎儿流产)等。引起流产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方面:①传染性流产;②寄生虫性流产;③非传染性流产(包括营养性、外伤性、症状性、自发性、中毒性流产等)

    (4)死胎 胚胎死亡,一般认为可被吸收;胎儿死亡,则导致流产。引起胎儿死亡的原因很多,猪场中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怀孕母猪感染急性、热性或有生殖道病变的传染病;②猪舍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③饲喂霉变、腐败的饲料;④错误地服用某些药物;⑤营养或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

      母猪妊娠中断后,死胎长期遗留在子宫腔内,若无细菌侵入,死胎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干化,死胎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干化死胎一般到怀孕期满后,随着母畜卵巢黄体的消退和再发情期的出现而排出,这种死胎又称胎儿术乃伊化。

      母猪妊娠中断后,死胎的软组织在腐败菌作用下,发酵分解成液体,而骨骼遗留在子宫内,子宫不断排出黄褐色脓性带恶臭的液体,这种死胎称为胎儿浸溶。

      本病预后不良,常常引起子宫炎和子宫外层与肠发生粘连,导致不孕症。

    2.繁殖障碍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对繁殖障碍的病猪,首先要运用各种手段作出准确的诊断,找出病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二,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猪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等。 猪场要做好对这些疫病的检疫和免疫接种等工作。

      第三,非传染性的繁殖障碍,与猪群的营养水平、管理条件、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温度若长时间超过 36℃以上,极易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控制好妊娠母猪舍的温度十分重要。

      第四,有些繁殖障碍的疾病,是由于性激素分泌失调所致,对于这类疾病只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第五,对于那些患有难以确诊和治疗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猪,为避免损失,应及时淘汰。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