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1月国内禽蛋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2004年1-11月国内禽蛋市场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冯永辉(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

      2004年初的禽流感疫情过后,我国禽产品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禽蛋价格上涨乏力。六月底的“端午节”和9月底十月初的“中秋节”“国庆节”虽然都促使禽蛋价格大幅上涨,但节前便开始回落,节后两周内跌至正常价位,这与猪肉价格维持了11个月的上涨、高价运行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国庆”过后至今,国内禽蛋价格大幅回落后基本在正常价位维持平稳,企业养殖效益虽然较禽流感期间有较大提高,但受东南亚“禽流感”疫情不断、入冬后又为“禽流感”高发期、原料市场跌宕起伏-------诸多因素影响,蛋禽补栏仍然低迷。后市蛋价是涨是落?还是一直平稳下去?------业界人士对此持各种观点。笔者通过对各地市场跟踪调查和分析,在此对近期禽蛋市场进行综述,以飧读者。

      1 主产区禽蛋价格走势及企业盈利情况分析

      河北馆陶金凤禽蛋市场和江苏海安禽蛋市场的禽蛋价格变化最能代表我国禽蛋主产区鸡蛋价格走势。前者主要销区为华北、华中等地,部分供应长江以南地区,鸡蛋正常价位在4.4-4.8元/公斤,正常成本线在4.1-4.3元/公斤;后者主要销区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正常价位在4.6-5.0元/公斤,正常成本线在4.3-4.5元/公斤左右。珠三角经济圈各地饮食习惯中禽产品以禽肉为主,禽蛋消费不多,需从北方产区输入。

      1.1. 两个亏损期的一个“元凶”一个“帮凶”

     

     

      如图1、2所示,今年1月份及禽流感以前,蛋价正常,养殖企业盈利正常。养殖企业的第一个亏损期为禽流感期间的2-4月份,此期间禽流感导致需求大幅下降,致使蛋价大幅下跌至成本线以下,养殖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元凶”为“禽流感”;禽流感过后蛋价开始反弹,企业扭亏为盈,但盈利情况低于正常水平,只为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由图2可知)。受疫情解除后消费者消费心理惯性影响禽蛋消费需求仍然低迷,蛋价只维持在正常价位的较低水平。因期间豆粕等原料价格飙升导致了饲料成本上涨,虽然蛋价仍属正常价位,但蛋鸡养殖企业在维持了不到两个月的微利后重新转入了亏损,由图2可知,此亏损期(亏损面积代表亏损程度)较禽流感期间的时间长,亏损更加严重。因此,此次“元凶”虽仍然是“禽流感”但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无疑是其“帮凶”!

      1.2 “端午节”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暖春”

      受6月下旬“端午节”需求上涨的影响,5月底6月初,主产区蛋价便开始快速飙升,至6月中旬涨至5.4元/公斤左右。因4月底过后豆粕价格大幅下跌,饲料成本随着下滑,所以,5月底开始的蛋价上涨给养殖企业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暖春”,盈利高峰高于正常水平,但“端午节”过后,需求重新回至低迷状态,炎热天气导致产蛋率下降,致使蛋价、企业盈利均回落。“端午节”只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暖春”。禽流感仍然在消费者的心中“阴魂不散”。

      1.3 “中秋、国庆”带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进入8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凉,需求上涨----吹响了蛋价的上涨的“号角”。9月底的“中秋、国庆”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导致了蛋价开始从正常价位向之前也许谁也没有敢想的高峰冲刺:馆陶鸡蛋批发价从8月初的5元/公斤左右涨至9月中旬的5.96元/公斤,海安则从5.2元/公斤左右飙升至了6.6元/公斤!图2中最大的一个红色的山峰也许将让任何一个蛋鸡养殖企业无论何时想起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禽流感”疫情解除5个月后蛋鸡养殖业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这一时期的蛋价及企业盈利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前期市场低迷时补栏出现中断导致鸡蛋供应短缺、消费需求增长以及粮价上涨导致饲料成本增加的综合显现。

    1.4 “丰收”过后没有喜悦

      “国庆”前10天左右,主产区鸡蛋价格便开始从6元/公斤左右的高峰逐渐回落,至10月中旬左右已滑落至4.7-5.0元/公斤的正常价位,跌幅在20%左右。企业盈利也从高利润回落至正常水平,并保持平稳。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庆过后,需求下降,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普遍回落,降低了饲料成本也为国庆后蛋价回归起到了拉动作用。从企业养殖效益的大幅回落可以看出,消费需求仍然低迷是导致蛋价回归的主导因素,原料价格的跌幅远小于鸡蛋价格的跌幅!“国庆”前后至11月上旬,馆陶、海安蛋价分别在4.7-4.8元/公斤和4.9-5.0元/公斤。此期间,蛋鸡养殖企业的盈利情况(如图2)虽然仍属于正常水平,但远低于预期。

    2 蛋鸡补栏情况

      我国蛋鸡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远高于养猪业,蛋鸡存栏量变化波动小。但养殖效益的变化可以决定中小型养殖户进雏的量和时机,据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对河北、山东、河南部分蛋种鸡场蛋鸡苗销售情况的跟踪调查,2-11月份期间,商品蛋鸡养殖户只有3个阶段前后共不到5个月的进雏量在正常水平或超过正常水平。

      2.1 3月份,仅维持2周左右

      因禽流感期间大量家禽被扑杀,补栏相当低迷,存栏量大幅下降,部分养殖户对后市乐观,为强得先机,禽流感解除后便开始进雏,多数养殖户持观望态度。但因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随后开始飙升,饲料成本大幅上涨,而蛋价并没有大幅飙升,养殖效益仅为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而且随后便转入亏损。所以此次补栏只维持了短短的2周左右,对低迷的养禽业并未产生大的影响。

      2.2 6月份,维持了不到一个月

      端午节期间蛋价大幅飙升、豆粕价格在4月底开始大幅下跌,降低了饲料成本,养殖效益初次恢复正常水平,甚至高于正常水平。多数养殖户判断需求将大幅上涨,养禽业将快速恢复,蛋价将维持在高价位,但端午节过后蛋价、养殖效益便随之回落,使部分养殖户继续选择观望。但因养殖效益基本维持盈利,所以部分养殖户选择了补栏。此期间补栏量较3月份提高很多,而且具有持续性。7月份补栏量虽然不理想,但一直维持在正常情况的较低水平,对养禽业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3 8月-9月下旬,近两个月

      进入8月份后,蛋价、养殖效益大幅上涨,9月上旬左右冲至罕见高点,极大的刺激了养殖户的补栏,进雏积极性高涨,各大蛋种鸡场订单不断。一直到9月下旬蛋价、养殖效益回落,养殖户进雏量下降,回归正常。此次养殖户维持了近两个月的大量集中进雏,补栏高于正常水平,为养禽业的快速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推动了蛋鸡生产的快速发展。

    2.4 国庆前后至今

      国庆前后虽然豆粕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但国内各地蛋价亦大幅下跌,且跌幅达于原料价格的下跌幅度。养殖效益并不乐观。养殖户进雏量低于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禽流感”疫情不断,国内消费需求仍然低迷,尽管目前蛋价、养殖效益属于正常水平,但养殖户对后市并不看的乐观。此外,豆粕价格从去年8月份至今频繁的大起大落,使养殖户感到市场飘忽不定,市场风险增大,养殖效益没有保证。河南一蛋鸡养殖户在谈到豆粕价格变化时感慨道:“过去的豆粕价格哪像现在这样上个月的今天是3800,这个月的今天却成了2800的,照这样下去,谁知道下个月的今天又会是个啥价钱呢?!----市场太乱了-----”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2-11月份蛋鸡补栏情况基本与蛋鸡养殖企业盈利走势相同(图2),这将为我们判断后市变化走势提供重要的依据。

      3 蛋鸡市场后市展望

    3.1 消费需求分析

      影响消费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或观念、意识)和消费水平。当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呈快速增长势头,人们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因此从此方面判断,消费需求应该呈上涨的势态。但从图1、2知,“端午节”“中秋、国庆”节前蛋价纷纷上涨,节后便大幅回落,上涨和回落的速度快、幅度大,而且持续的时间短。从这种现象不难看出,国内鸡蛋市场消费呈明显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在鸡蛋供应偏紧的同时蛋价并没有持续上涨,而呈剧烈波动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或观念、意识)发生了改变。

      2003年的“非典”,今年的“禽流感”、“阜阳奶粉事件”过后,畜禽产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水平增加为其寻找替代品提供了选择。尽管当前我国没有发现“禽流感”,但东南亚部分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禽流感”疫情不断,甚至有老虎、人类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报道-----在此情况下,消费者普遍寻找替代品,消费者只是在重大节日选择消费禽产品,平时多消费猪、牛、羊肉等,蛋价剧烈波动以及猪、牛、羊肉价格上涨并长时间高价运行正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将为蛋价再次强劲反弹提供动力,但总体走势仍将以震荡为主。

      3.2 蛋鸡存栏不断增长但短期内鸡蛋供应仍偏紧

      蛋鸡的存栏、补栏情况决定着鸡蛋的供应,因此,对蛋鸡养殖户的补栏心理进行分析是对后市走势判断的关键。蛋鸡养殖盈利情况直接决定养殖户的补栏,影响养殖盈利水平的几个主要因素为:鸡蛋价格、鸡苗价格和豆粕、玉米等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以及疫病情况。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对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蛋鸡养殖户及饲料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当前养殖户和饲料厂最为关注的是:鸡蛋和豆粕的价格。而养殖户最担心的是发生疫病和鸡蛋、豆粕价格大幅波动!

     

     

      从图3可知,2002年5月至2003年8月期间,国内豆粕均价一直在1800-2200元/吨之间小幅震动,波幅小于400元/吨,而从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豆粕价格先从2200元/吨左右猛涨至3300元/吨左右,随即猛跌至2700元/吨左右,2004年2月份开始再次大幅飙升,4月份便涨至近3800元/吨的历史罕见高位,而后再一次大幅下跌至2800元/吨,8、9月期间小幅反弹至3000元/吨左右,进入10月份后继续下跌至2600元/吨左右。同样的13个月,前者波幅一直在400元/吨以内,而后者不仅波幅远大于前者在600-800元/吨,而且频繁大涨大落。养殖户不怕豆粕价格高也不怕价格低,但唯独害怕这样大幅的跌宕起伏。市场的不可捉摸性让养殖户的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空栏观望、谨慎补栏给养禽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由2-11月份的补栏情况分析可知,2-11月期间,前后只有不到5个多月的补栏量在正常水平,其余月份均未达到正常水平,部分月份甚至出现补栏中断!由此不难判断现今的蛋鸡存栏量。因此,根据养殖户进雏时间及蛋鸡生长周期(出雏后21周左右开产)计算,今年年底以前鸡蛋供应虽呈不断上升势态,但供小于求的现状只会不断缓解而不会根本转变。3季度补栏情况明显好于上半年。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蛋鸡养殖第一大省河北省1-3季度家禽存栏同比下降2.3%,但3季度末家禽存栏较一季度末增长30.6%,较二季度末增长6.7%。

    3.3 饲料成本下降

     

     

      由图4、5可知,今年上半年河北、河南、江苏等蛋鸡主产区玉米、小麦麸价格与豆粕价格一样涨幅较大,9月份分别涨至1.3-1.5元/公斤和1.02-1.18元/公斤。进入10月份后,随着秋粮的收获,玉米、小麦麸等饲料原料供应充裕,价格呈逐渐回落之势。近日,国务院宣布今年我国粮食增产成定局,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313.5亿公斤,同比增长25%,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吉林省粮食生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250亿公斤,增产幅度10%以上;河南省总产量427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明显增产,全国产粮可突破4550亿公斤。

      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称,2004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7%,达1,80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而美国及巴西、阿根廷大豆也将大幅增产。有关人士预测,仅南美大豆就将增产1000万吨左右。在大豆供应充裕的情况下,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却低迷。年初的禽流感导致人们对禽产品的消费大幅减少,禽类饲养量下降,而近期养殖业的补栏、存栏情况显示短期内饲料需求不可能大幅上涨。国内大豆丰收,而需求不旺必将导致我国减少对南北美大豆的采购量,形成的反差将对国际大豆价格造成致命打击。国际、国内大豆价格都将持续下跌。

      因此,后市玉米、豆粕、小麦麸等饲料原料价格将普遍回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不支持后市蛋价再次大幅飙升。

      综合以上分析,蛋鸡养殖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消费需求能否有大的恢复,其制约因素在于全球禽流感疫情不断,且有逐步扩大之势,这将对禽产品贸易、需求以及生产继续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虽然会抑制蛋价的上涨,但若养殖效益保持正常水平,对蛋鸡生产的快速发展将是有利的;蛋鸡存栏在逐渐增长,但短期内鸡蛋供应短缺局面难以有根本性改变。因此,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将会使后市蛋价继续震荡,尤其是“元旦、春节”前后,“节日效应”有可能导致蛋价大涨大落的局面再次出现。

    注:本文写于2004年11月,发表于《饲料广角》2004-22期。

    作者联系方式:13811753925,   fengyonghui1018@sohu.com,   QQ:  1049884098

    (审核编辑: 刘刘刘)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