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浅谈某企业养猪生产人员现状
举报以下观点只代表个人,如有冒犯敬请留言喷我,如有共鸣默默点赞。
一直相信好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实现自己价值和理想的平台,所以培训是最好的,也是有必要的提升员工的手段。但养猪行业在中国还是比较传统的,比较落后的。主要以农户养殖为主,这几年的行业转型,市场行情翻天覆地,好多小农民经不起折腾纷纷退出了养猪行业的历史舞台,他们或许是转型过程中的牺牲品,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而企业养猪正在慢慢的崛起,虽然短时间内感觉不明显,但在5年之内,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政府的扶持,环保部门的高压,企业养猪必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养猪就需要人,无论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养猪场都需要人。虽然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但养猪行业要想发展到人工智能养猪时代还是任重道远。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养猪企业从业人员是什么样的呢?
我所知道的是三教九流,高低不等,但是都很有代表性。
第一类是学历低,岁数大,残障人。这类人由于自身的属相条件限制,只能从事一些非常简单的体力劳动,清粪,喂料,巡栏,打疫苗,赶猪。稍微有一点需要动脑或者是填写记录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很显然,企业想对这些人进行培训和管理是很难的。不是不能沟通,而且他们接受能力有限,而且最主要的是主观意愿就不想接受培训。这类人跟机器没什么区别,就是工作,企业付给他们工资,就很满足。说的这内心有点难受,希望这类人会越来越少。
第二类是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基本沟通不是问题,很能干活,但是也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培训,不愿意自我提升,没有这种意愿想学更多的技术和知识。这类人好比人工智能机器,知道干活,还知道怎么干,会在干活中自我完善,有时候也会偷奸耍滑。但不接受软件系统升级,也非常具备局限性。
第三类是专科到本科这类人,他们是未来养殖行业的中坚力量。从事一线管理工作,从班长到场长都可以胜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各方面都很完美,但依然具有局限性,那就是他们都很年轻,很有冲劲,喜欢接受新事物。而养猪行业自身的特点是,环境封闭,农场生活苦闷,圈子小,地理位置偏远,集中在偏远地区。导致很多年轻人的流失率非常大,短则个把月,长的两三年就无法继续坚持在农场工作。这也是需要养殖企业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留住培养起来的人才?
第四类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一般这类人从事场长以上的管理职务,或者是具有科研性质的岗位,更偏向于专业。他们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也会由于农场的封闭环境,家人长时间不能见面,而无法长期从事这类工作。本人就是这类人,还在目前的岗位坚守着,也在探索着未来的出路,希望自己能找到一条通往自由的路,把我的故事分享给和我有同样经历和感受的人。
归根结底,说是谈企业养猪生产人员现状,说白了就是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企业养猪如何培训和管理未来的养猪人?如何改变养猪环境封闭的现状,如何能留住这个行业的未来的千里马?因为未来5年内,能胜任5000-6000规模种猪场的人才是个极大的缺口,这是值得思考的?
敬一线生产人员,以此文共勉之
-
0
-
0
-
分享
- 还没有人点过赞,赶紧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