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资金市显波动,国内油厂顺势重握豆粕定价“发令枪”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进入本周以来,大豆再度成为全球大宗农产品市场的领涨主力品种,受美国“报告经济”和“天气升水”的双重推动,美国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合约积极增持净多仓单,推涨美豆盘面在短短一周里演绎急速上扬、突破反弹的“回马枪”。不过,本周二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美豆、连粕市场双双出现超买回调的技术性调整迹象,不难想象,上周以来国际、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走势波动明显加剧,无疑给买方市场带来较为明显的采购压力。预计8月下半月国产豆粕现货以及连盘豆类期货仍趋强势振荡走势。其具体原因JCI现结合近期市场热点因素概要分析之。 
         
         其一,近期CBOT大豆盘面“让天气飞”,期市单边劲升积累波段超买回调风险 
         
         本周一亚洲电子盘时段,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1311合约升至1309.6美分/蒲式耳,创下今年6月19日以来的一个月新高,主要支撑题材来自于本月USDA供需报告大幅调低本年度美国大豆的单产和产量预测数据,以及天气预报显示美中西部部分种植带未来可能缺少降水进而影响大豆作物单产潜力。本周一盘后,据美国农业部盘后发布的最新作物周报显示,截至上周日(8月18日),美国大豆作物优良率为62%,比一周前下滑了2%,但符合市场预期;大豆灌浆率为72%,一周前为58%,近五年平均水平为81%。 
         
         


         
         据国家气象服务中心称,未来六到十天内美国中西部以及五大湖区的降雨几率将高于平均水平,不过内布拉斯加州、衣阿华州西南部以及密苏里州的降雨几率低于平均水平;未来八到十四天农业产区的降雨几率在平均或高于平均水平。本周二下午盘开始,美豆主力远期合约高位呈现回调的动能匮乏迹象,主要因为获利盘丰厚引发多头平仓抛售套现。正如上周汇易网豆类VIP文章中所分析和预测的,“尽管中长期全球大豆市场依然面临增产格局之下的回落大趋势,但是‘天气市场’资金扰动的炒作风险并未消除而是加强。近期USDA在8月份供需报告中大幅下调美国大豆产量和单产数据,推动美豆期货盘面出现近一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远远出乎业内的预料,也对国内油厂的点价贸易和加工、销售带来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验。” 
         
         其二,国内油厂积极跟盘拉抬豆粕现货报价,同步预售基差合同锁利、避险引关注 
         
         截至本周二,受美豆持续飙升以及连粕合约重返近月高位的心理提振,国内沿海地区油厂的普通(43%蛋白含量)豆粕销售报价再次突破反弹,华南、华东两地的最高报价已经攀升至4100元/吨,这也是7月下旬国内大豆、豆粕市场单边下行探底以来的新高。汇易网注意到,进入本周,部分国营集团和民营企业也开始预售今年四季度的基差合同,并且11月、1月的升水相对较高,9月份预售价格基本上较之目前的现货价格偏低100元/吨左右。 
         
         
         

         
         综上所述,JCI认为,由于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处于前几年极度扩张之后的“三足鼎立”之乱世(竞争式发展)格局,并且榨油企业自身兼具上游(原料“采购方”)→中游(库存“居间者”)→下游(终端“销售方”)等几乎【全市场链条】的角色特征,这使其在过去单一立足于“工业生产”的传统加工型企业慢慢过度发展,目前以外资、合资大豆油厂为主的“期现结合”营销方式慢慢在中国豆类加工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因此,作为国内饲料/养殖企业包括中间贸易商,在现货采购和预售询盘的过程中,也应及时跟踪美盘、连盘豆类合约的价格走势与排列规律,包括沿海油厂目前可观的压榨利润,立足于自身实际需求建立豆粕的安全库存,对于远期合同或者风险敞口则应当采取理性采购、风险防范的策略。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