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提振 豆粕价格易涨难跌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当前,大豆的优良率为52%,是20136月份以来的新低,市场围绕着生长进度延后的天气炒作仍未结束。美国农业部(USDA)9月供需报告公布在即,因天气原因,USDA或将下调产量预期,从而提振美豆走势,进而利好大连豆粕市场。加之,国内进口豆集中到港压力在随后的月份渐小,港口大豆去库存化进程有望加快,且养殖市场数据喜人,需求较为旺盛,故而使得大连市场豆粕易涨难跌。

      进口大豆到港压力减小

      首先,进口豆到港压力渐小,豆粕现货价格高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1月进口大豆为478万吨,2月进口大豆290万吨,3月份进口大豆384万吨,4月份进口大豆398万吨,5月份进口大豆510万吨,6月份进口大豆693万吨,7月份进口大豆720万吨,8月份进口大豆637万吨。1-8月累计进口4105万吨,累计数量同比增加4.4%,累计金额同比增长11.3%。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内后续月份进口到港量将有所减少。据相关人士透露,9月和10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共为900万吨,但11月份和12月份进口量或将有所反弹,预计将达到1200万吨,仍低于6月和7月的总量1413万吨。

      从上述数据可知,进口豆到港压力将渐进减弱,港口大豆去库存化进程将有所加快。截至95,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为627.74万吨,这一库存水平虽偏高,但较前期高峰值有明显下降。

      由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当前港口进口大豆库存水平较高,但由于910月份大豆进口量有所减少,油厂开机率或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油厂的压榨利润目前却较为丰厚,油厂开机的动力和意愿均较为高涨。

      数据显示,截至94,进口豆压榨利润为275/吨。与此同时,由于豆粕期价近期大幅拉升,在此驱动下,饲料企业集中入市采购补库现象较为明显,近期现货市场豆粕成交放量,饲料厂商提货速度加快,油厂出货心态良好,豆粕库存继续下降。截至91,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库存总量为64.05万吨,较上周的67.55万吨下降了5.18%。此外,油厂豆粕未执行合同量依旧较大,当前未执行合同量为168.92万吨,较上周的167.19万吨增长1.03%。正因为如此,当前豆粕现货价格依然维持在高位水平运行,华东地区报价基本上集中在4300/吨一线附近。此外,菜粕、棉粕等其他杂粕当前也货紧价高,对豆粕行情也起到提振和支撑作用。

      养殖业需求旺盛

      其次,国内养殖市场数据偏好,需求较为旺盛。生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增长,7月份生猪存栏量为45748万头,较6月份的45206万头大幅增加了542万头,猪粮比价为6.57,较上周的6.54再度攀升。这表明养殖户的利润空间正在恢复,并有所扩大。养殖市场的持续好转对饲料的需求形成有效支撑,进而利好豆粕期价。这一点从饲料产量数据也可以得到佐证,7月份我国配合饲料产量为1136.55万吨,同比增加3.55%,混合饲料产量为481.01万吨,同比增加8.93%。此外,能繁母猪存栏量7月份为4998万头,仍处于相对高位水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仔猪供给能力。我们知道,仔猪价格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养殖户的补栏热情,当前全国仔猪平均价为29.94/公斤,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从这一角度来说,养殖户补栏热情和动力均较强,且具有持续性。生猪养殖市场状况的持续好转有利于对豆粕的消费,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扬。

      天气因素利好美豆

      最后,美豆产区天气炒作反复,对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当前,美豆主产区天气炒作仍没有结束,干燥的天气仍对大豆作物生长形成威胁。中西部地区天气高温干燥,可能伤害正处于关键灌浆期的大豆作物生长。当前,美豆生长进度偏慢,截至99,美豆优良率为52%,低于9354%,也低于82658%,这引发市场担心大豆产量可能低于早先预期。由于今年大豆收获期可能向后推迟,后期美豆还有可能遭遇早霜的威胁。从目前的相关情况来看,美豆天气炒作或将延续至本月中下旬,与此同时,高位回落的风险仍值得关注。此外,美国农业部将于本月12日公布9月份月度供需报告,分析师平均预期2013年美国大豆产量将为31.4亿蒲式耳,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估的32.55亿蒲式耳,这将提振美豆走势上扬,进而利好国内豆粕市场。

      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进口豆到港压力渐小,港口大豆去库存化进程将有所加快。养殖市场数据喜人,需求较为旺盛,对豆粕形成良好支撑。与此同时,美豆主产区天气炒作仍未结束,由于受到天气干燥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或将下调产量预期,这将提振美豆走势上扬,进而利好国内豆粕市场。 饲料市场滚滚长江 豆粕棉菜粕尽显英雄本色

    2013年的饲料原料市场如滚滚长江,玉米价格的差强人意,动物蛋白原料鱼粉市场也是震荡下行趋势,唯独粕类市场表现强劲。豆粕市场自年初开始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大起大落足以显现其英雄本色。不同于豆粕的大幅震荡走势,棉菜粕价格一路高歌。如此劲爆的粕类市场,后市又将如何演绎呢?

      豆粕——领头将军

      自8月天气炒作开始,豆粕价格涨幅之大、速度之快,令市场人士愕然。目前,国内大型油厂豆粕主流成交价格均达4300/吨以上,期货市场主力1401合约也达3630元高位。造成豆粕此番强劲表现的因素一方面是美国天气炒作,另一方面是国内下游需求较强。目前临近新季大豆上市,虽然预期丰收,但根据机构调查美豆产量增幅可能不及之前预期,因此国内外豆类市场一直维持高位运行。与此同时,饲料养殖业呈现不断回暖态势,对原料的需求依旧较强,也是提振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天气炒作还是需求提振,市场作用时间不会很长。目前等待9月报告的指引是市场关注重点,官方的预期,预示着报告将会进一步下调美国大豆单产数据。短期来看,9月份的报告恐将是市场中最后的利多炒作题材。

      菜粕——冲锋将军

      相对于豆粕市场而言,国内棉菜粕市场自年初开始一直处于震荡上涨态势。我国菜粕在去年年底便加入了期货市场,并备受追捧,成为了国内期货市场的一颗璀璨新星。3月初至4月菜粕市场已经不受临池美豆及豆粕走势的牵制,在库存紧缺、需求旺盛以及利润提振的背景下,涨至高点。随后经过小幅回调继续一路高歌,截止目前,现货价格已经涨至历史高点3350/吨,较年初上涨将近1000元。同豆粕的差价已经缩小不到900元,在豆粕下行时期,差价更是缩小至500元。不过随着9月之后需求旺季逐渐淡去,如此坚挺的菜粕市场或将面临冲高回落的态势。

      棉粕——常胜将军

      今年的棉粕市场同菜粕一样处于震荡上行态势。主产区棉粕价格由年初的2400/吨涨至目前的3600元,涨幅高达1200元。影响其走势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供应青黄不接。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用在棉粕身上再好不过了。目前来看,油厂停机率依旧较高,部分惜售心态较强,导致价格高居不下。由于棉籽还未大量上市,供应偏紧,棉粕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后市棉粕价格回落风险较大。

      综合来看,饲料原料粕类市场均处于历史高点。“高处不胜寒”,随着市场炒作的消退、供应面的宽松、需求面的清淡,后市面临回落风险。再次梧桐给大家几点采购建议:相对于豆粕来说,冲高回落风险较大,建议“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消化库存”。棉粕菜粕而言,随用随买为主。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