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怎样购买更划算?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养猪生产面临很多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原材料价格波动、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的多地限养和禁养、人才短缺等都能影响养猪的成本和效益。由于养猪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猪场面临疾病的压力,导致生产性能不能达到其遗传潜力,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资源浪费。

    当前疾病问题仍是制约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疾病问题,很多猪场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及抗生素替代品如酸化剂、中草药、抗菌肽等,但效果差强人意。

    1. 影响抗生素作用的因素

    影响抗生素作用的因素很多,有药物本身的因素,有疾病的因素,也有饲养管理的因素。

    1.1 抗生素的因素

    1.1.1 抗生素的选择不当一般抗生素都有其抗菌谱,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则属于广谱抗生素。因此不同细菌感染需要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1.1.2 抗生素质量不高虽然国内兽药合格率逐年提高,达到了表面上的99%左右,但不可否认,多数国产抗生素的效果不如跨国公司或进口产品,原因是我国的兽药质量标准还比较低,仅仅是以有效成分含量达不达标为依据。有些猪场,甚至集团公司采购时往往以价格为导向,谁的便宜用谁的,而不是考虑价值。殊不知,任何产品都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价格太低时,就需要怀疑其质量。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些厂家的产品具有超高的利润,而这部分利润可能转化为旅游费或者其他的营销费用,羊毛还是出在猪身上。

    药品质量问题可能与原料有关,原料的杂质含量及种类可影响药效,有时杂质还具有更高的毒副作用。如氟苯尼考残存的甲砜霉素和氯霉素对骨髓的造血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特别是对仔猪。再如硫酸新霉素有7个组分,B组分效价最高,其他组分毒性则更强。

    辅料也是影响药物质量的重要方面,国内大部分兽药厂不太重视辅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辅料不具有任何活性,但可影响活性成分的吸收、代谢、释放,最终影响药物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药效。质量不好的辅料有可能杂质含量高,或者有副作用,或者影响活性成分的作用。

    设备是保证制剂质量的第三个因素,劣质设备不能保证精细化的生产,而且批次间的稳定性差。

    制剂工艺是影响药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就像炒菜一样,有时候虽然使用的原料是一样的,特一级厨师做出的菜品色香味俱有,而一般厨师或家庭做出的菜可以吃,但谈不上好。

    原研药是经过多年,而且投入巨资研发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工艺,使用了合格的原料和辅料,因此其产品质量过硬。仿制药则是具有相似的工艺,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原料和辅料生产的,因而质量与原研药相近或一致,可以达到生物等效。而国内大部分药厂只是简单地山寨,缺乏工艺、使用普通辅料,因此与仿制药是不同的概念。

    1.1.3 使用方法不当有些抗生素口服吸收很差(如氨基糖苷类、粘杆菌素类等),若要治疗全身感染,必须通过非胃肠道途径给药。有些药物口服容易被破坏,如普通青霉素容易被胃酸和酶破坏,因此只有注射才有效。

    1.1.4 给药剂量不准确或太低若要发挥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必须达到规定的剂量,很多猪场为了节省用药费用,或者兽药厂家的销售人员为了销售而故意降低推荐用量,从而造成疗效不确切,甚至容易产生耐药性。

    1.1.5 没有达到规定的疗程或投药的时间间隔不合理抗生素可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还有浓度和时间双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同细菌接触的持续时间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持续时间。这类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四环素类等,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等。如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峰浓度关系不大,而与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持续时间有关。众所周知,青霉素的半衰期短,抗菌后效应很短,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过长,效果就不理想,因此临床上需要间隔68小时用药一次,这在生产上很难实现。再如阿莫西林,当药物持效时间低于两次用药间隔的20%时,几乎没有效果,而当持效时间超过两次用药间隔的50%时,敏感菌的清除率可达90%100%。研究发现,普通阿莫西林制剂有效血药浓度只能持续不到8小时,如果每天给药一次,则效果很差,需要每天两次给药。

    浓度依赖性又称剂量依赖性,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药物浓度(或给药剂量)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浓度。特点是当药物浓度达到最低抑菌浓度810倍以上,即使再提高药物浓度,其抗菌作用也不会明显增加。这类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等。这类药物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

    1.2 疾病因素

    1.2.1 诊断不准抗生素的疗效往往有针对性,若诊断不准确,有可能不能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有时实验室分离到的细菌不一定是真正的致病菌,或者不是主要的致病菌,若针对该菌用药,效果不一定好。

    1.2.2 混合感染当前的疾病形式非常复杂,特别是猪场存在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以及霉菌毒素污染压力大的情况下,单一的抗生素作用不理想。

    1.2.3 饲养管理不良如果不清除疾病发生的诱因,则不能有效治疗疾病。如恶劣的环境条件(高温、低温、高湿、恶劣的空气质量、高密度、频繁转群、频繁注射、缺水等)可诱发疾病,或加重症状。

    1.3 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是先天性的,如大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有的是后天形成的,虽然其发生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常见的原因。长期低剂量用药可能加速了耐药性的产生。

    1.4 用药时机不合理

    不管是杀菌还是抑菌,抗生素在体内的作用基本上是降低细菌的数量,要清除细菌还需要靠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保证抗生素效果的基础。因为在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药物很容易清除细菌。病入膏肓的时候,免疫力崩溃,治愈的难度很大。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