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免疫失败,问题出在了哪里?2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需要注意的是,牛的口蹄疫疫苗是不能用于猪的免疫,相反,猪的口蹄疫疫苗可以用来免疫牛。因为猪的口蹄疫疫苗需要较高的抗原含量,特别是O型口蹄疫疫苗。比如A型,猪的最小免疫剂量160ng640ng保护异源毒株攻毒,而牛只需要40ng,荷兰上世纪6070年代免疫猪,猪口蹄疫疫苗含抗原是牛的410倍。


    (2)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动物是十分重要的,但仔猪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可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母猪接种疫苗后自身的免疫状态、初乳中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量的多少及仔猪吮吸初乳与吸收抗体量的多少均能影响仔猪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力。因此要加强小动物抗体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合理的首免时间,并及时免疫,通过调整免疫程序克服母源抗体干扰。为了尽量减少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使用效果的干扰,建议对母源抗体水平高的仔猪群推迟首次免疫到50-60日龄进行,间隔2-4周进行加强免疫;而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仔猪群最好在断奶后尽快进行首次免疫,间隔2-4周进行加强免疫,从而减少免疫真空期。


    母源抗体具有两重作用,既能保护幼龄动物免受病原的侵害,但在实际生产中又有不利的一面,对疫苗免疫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母源抗体对特异性抗原位点的“封闭”而阻止抗原位点与机体免疫相关细胞上的抗原受体结合等而导致免疫系统不能对抗原物质产生反应。


    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早有报道,但在临床中尚未引起各个猪场足够的重视。这也是目前很多猪场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甚至疫苗的效价越高,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发挥越明显。


    母源抗体干扰还具有以下特点:母源抗体越高,干扰作用越大;疫苗抗原含量越高,干扰作用越大;疫苗毒株与抗体匹配性越高,干扰作用越大;只有首次免疫才受干扰,再次免疫就不受干扰。


    这就解释了同样的疫苗,为什么有的猪场免疫后不发病,有的发病,同一个猪场免疫了高效疫苗后反而容易发病,而免疫了普通苗或不免疫反而比较稳定。


    (3)免疫程序不合理


    不同的猪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首次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导致大量的免疫失败现象。免疫日龄过早。一些母猪打过很多遍口蹄疫疫苗或者发病后康复,其所产仔猪往往具有很高的母源抗体;过去我们仔猪的免疫程序一般在45周龄首免,现在疫苗的质量水平有所提升,母源抗体在积累,免疫日龄过早,疫苗抗原和母源抗体中和,有效的免疫抗体不能产生,反而容易导致口蹄疫的发生。


    据报道,口蹄疫康复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可达90 100d,具有坚强的保护力;仔猪细胞中和抗体> 18时免疫受到严重的干扰现象。因此具有坚强免疫力的母猪所产仔猪在60日龄以前是不能免疫口蹄疫的。免疫次数不够。仔猪对口蹄疫免疫应答程度较低,相对于牛和羊免疫效果差,猪免疫1 次不能得到较高的抗体滴度,且保护率低,猪至少要免疫2次,在感染压力大的季节甚至要免疫3次。


    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一般在4个月左右,所以在春防秋防时仅免疫1次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口蹄疫基因型较多,需要较高的抗体水平才提供有效的保护力。过去液相阻断ELISA 抗体要求≥ 1128 属于99% 以上保护范围,现在改为164,猪免疫1次很难大于164。在疫苗抗原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增加免疫次数,实践证明,多次免疫要好于1次加量免疫。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