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持续低迷,头部猪企如何自救?引入国资成另一捷径?

供稿:王磊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image.png

    大部分猪企的销售头数都在呈现增加趋势,具体销售情况如下:

    温氏股份:上半年累计肉猪销量1178.57万头,同比增长47.21%;

    新希望: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899.4万头,同比增长31.33%;

    天邦食品:上半年累计销售商品猪306.33万头,同比增长47.35%;

    大北农: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278.01万头,同比增长40.18%;

    傲农生物: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292.35万头,同比增长24.73%;

    唐人神: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165.94万头,同比增长92.28%;

    天康生物: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130.97万头,同比增长40.6%;

    神农集团: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67.09万头,同比增长51.41% ;

    东瑞股份: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36.64万头,同比增长50.89%;

    正虹科技: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12.05万头,同比增长29.06%。

    只有少部分的上市猪企销售头数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其中牧原股份也小幅下降。具体销售情况如下:

    牧原股份: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3026.5万头,同比下降3.24%;

    正邦科技: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298.91万头,同比下降38.31%;

    金新农: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54.45万头,同比下降 18.68%。

    上市猪企中,6月份当月的简报中显示,生猪出栏价格最高的是东瑞股份,销售均价17.67元/公斤,这得益于其生猪供港的区域位置优势。生猪出栏价格最低的是神农集团,销售均价13.65元/公斤。

    注意!此时的生猪出栏均价已跌破14元/公斤!

    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7月份第1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一览,全国生猪价格14.23元/公斤。由此可见,即使销售头数在增加,但处于成本线之下的猪价,只会让猪企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与此同时,饲料原料却在涨价。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第1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9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0%,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3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4%,玉米、豆粕价格普遍上涨。这进一步打击了处于水深火热的养猪行业。

    自养猪业进入规模化生产以来,养猪产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近期的非洲猪瘟等传染病,使得一些养猪企业遭受到了经济上的沉重打击。正值行业面临巨大转型的关键节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企业的运营,不少企业选择引进国有资金,以应对当下的巨大压力。而国有企业也看到了养猪产业的未来潜力,加之政策、资金以及土地等优势,正越来越频繁的加入到养猪产业中。


    傲农、正邦、新希望获得国资支持,未来如何?


    养猪产业处于市场竞争白热化之中,部分企业受到了资金和经营方面的重大压力,为了缓解这些压力,多个企业选择引入国有资金,以解决当下的困境。

    目前已经有多家养猪巨头找到了国资背景,实现了巨额资本注入,5月底傲农生物发布公告与厦门某大型国企合作,5月15日晚正邦科技宣布与江西省供销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10亿元项目合作意向,2022年12月底新希望宣布将六和生物持有的川渝地区11个在建猪场项目公司出售给兴新鑫农牧,交易金额合计92,647.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天府兴新鑫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控股股东是成都兴城集团。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

    在养猪产业的大环境下,养殖巨头们遭受到了沉重的压力,猪价持续低迷,负债率高企,扩张目标难以达成等问题悬而未决。


    因此,这些养猪企业选择引入国有资金,解决当下的一系列问题。而国企则是应有所担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养猪产业,保证市场的稳定供应。在短期内,国有资本注入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是对企业的一种极大的刺激,有望缓解部分企业的资金问题,恢复运营活力。


    三大养猪巨头面临困境


    在养猪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进程中,集中化生产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傲农生物、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等三大养猪巨头由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薄弱和市场变化等原因遭受到了经济上的重大困境。

    image.png

    01 傲农:多年亏损缠身

    傲农生物虽然是新三板市场的披星戴帽企业,但其面临的困境同样十分严峻。在过去的几年中,傲农生物每年都处于亏损状态。据公开数据,2021年傲农生物亏损额达到15.2亿元,2022年亏损额10.39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1.8亿元,可以看出其面临的困难之大。此外,傲农生物的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在6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值。

    02 新希望:亏损长达两年

    在养猪的领域里,新希望是一家家喻户晓的养猪企业,然而在过去的两年中,其亏损金额也一直堪忧。2021年,新希望的净利润亏损达到了95.91亿元,2022年亏损额14.6亿元,今年一季度,其亏损额更是高达16.9亿元,公司负债率超过62.9%。

    03 正邦科技:连续亏损两年

    正邦科技作为养殖行业中的佼佼者,也面临了巨大的财务压力。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正邦科技亏损超过300亿元,拥有大量债务,处于债务重组的危险境地。2021年公司亏损额达到188.19亿元,2022年亏损额133.87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11.79亿元。正邦也一直在寻求新的转型方向,希望能够在养殖业内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引入国资后,短期效果立竿见影


    从短期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效果立竿见影。

    6月1日,傲农宣布引入国资的第二天,傲农股份午后涨停,上一次涨停还是在2022年7月7日。

    7月12日,傲农生物(603363)发布公告,公司于7月11日收到控股股东傲农投资的通知,傲农投资于7月11日与漳州金投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持有的4398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49%)转让给漳州金投,转让价格为8.89元/股,转让总价款约为3.91亿元。

    据了解,本次权益变动前,漳州金投未持有傲农生物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漳州金投持有傲农生物股份439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为5.049%。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正邦科技,自5月15日与江西省供销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达成10亿元项目合作意向后。5月16日起,正邦科技开始上扬,连获6个涨停板,尽管仍有波动,但暂别面值退市危机。5月31日,正邦科技再度涨停,成为近12个交易日内的第8次涨停。


    当然,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主要是情绪的刺激,从长远来看,国有资本进入养猪业,究竟会带来哪些具体改变,还有待具体观察。


    国企与养殖业的融合


    随着养殖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企也开始进入到养殖业领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猪周期”的剧烈波动,国企进入养殖业的趋势正在加速。政府也在不断推行相关政策,为国企进军养殖领域提供支持。

    01 国企布局养殖业

    随着政府对农村产业规模发展的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国企涌入到养殖业领域。中化、中粮、中农发、首农、北大荒等大型央企国企已经加入到养殖的大军中,并投入大笔资金开始养殖。在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政府也将推动其他国有企业进入养殖行业。

    02 国企优势:稳定资金和土地

    国企进入养殖行业具有优势。首先,国企拥有稳定的资金和土地储备,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次,国企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信誉度,能够为养殖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政策支持。此外,国企还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养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03 国企进军养殖业的意义

    国企进入养殖业,不仅能够为行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助于推动养殖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在国企的引领下,养殖业将更加注重品质标准和生产环保,提升行业形象和竞争力。此外,国企的加入也有助于解决养殖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行业的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image.png


    (审核编辑: 王磊)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