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使用猪疫苗时如何避免疫苗病?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1、弱毒疫苗的返强现象。

     

      病原体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致病能力会减弱,有可能会被制造为弱毒疫苗。这些弱毒疫苗一旦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宿主),其致病能力也可能恢复增强,重新成为病原体。有些免疫缺陷个体甚至相对安全的弱毒疫苗都会产生强烈的的感染性反应而发生临床症状,甚至发生死亡。当然,发生此类疫苗病的比例相对较小。

     797c86315147bc81f65beecb67e6d46b_20230228021850429.jpg

      2、长期乳前疫苗接种,会导致猪的免疫耐受现象的频繁出现。

     

      集约化猪场的出现,猪场内每周都有猪分娩、断奶,每周都有猪瘟疫苗的接种。猪瘟弱毒长期在猪场内循环,猪只不断受到疫苗弱毒的“骚扰”,继而免疫麻痹现象也随着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免疫麻痹的情况下,弱毒不断通过猪体,毒性逐渐增强,免疫耐受现象随之产生。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不断出现,生产管理逐渐规范,猪瘟疫苗的接种成了生产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接种密度也已经较高了。总之,无论是猪瘟疫苗、蓝耳疫苗、口蹄疫疫苗,还是伪狂犬疫苗的使用,都存在发生疫苗病的潜在危险性。疫苗接种,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彻底改变用疫苗来治疗疾病的做法。疫苗接种的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接种时间宜晚不宜早(尽量避免超前免疫,防止免疫麻痹的产生)。可见疫苗也不是万能的,并且接种的时间、方式不对不仅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还有可能引发疫苗病的产生。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