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备期、妊娠期、围产期,再到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该如何做,才能满足现代化母猪的营养需求呢?母猪舍的饲养设备又应该如何设计呢?
今天的「曦曦说 x Swine It」嘉宾,Hyatt Frobose博士,就职于加拿大JYGA科技公司,是全球猪营养师和美国区域负责人。我们前不久也有写过他的采访(关于给猪住“大房子”的「第12号提案」,戳这里回顾)。Hyatt 作为一名营养学家,参与过很多与母猪舍基础设施相关的设计和建筑(比如电子饲喂系统),将两者进行了完美糅合。
那么,Hyatt对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喂管理和猪舍设计都有什么建议呢?来一起听听吧~
您是怎么进入行业的?
Hyatt在美国俄亥俄州长大,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堪萨斯州立大学,硕士期间还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交流学习了近一年。他对于母猪饲喂的兴趣始于本科时的暑假实习,当时他在丹育公司 Danbred 实习,每天负责研究母猪夜间饲喂和白天饲喂的差异性,这为他后期的母猪研究奠定了基调。他的博士研究方向就包括了用一些有创意的方式来饲喂和管理妊娠分娩母猪。
现在Hyatt就职于JYGA畜牧科技公司下的Gestal,担任全球团队的营养师以及美国区商务总监,参与研究母猪妊娠舍的设计、母猪电子饲喂系统、后备舍(GDU,gilt development units)设计等等。
后备母猪的饲喂
Hyatt: 我们就从后备舍开始聊起吧!后备舍是可以单独拎出来聊一整集播客的存在,今天我就简单讲讲,抛砖引玉哇!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关乎未来母猪终身生产力的“后浪”,但可惜的是,现在的后备舍还有很多不足 --- 后备舍设计的创新点很少,有关后备母猪的科研数据也屈指可数。有很多营养师和生产人员感叹:后备母猪在进入母猪舍之前的生长阶段,很难得到正确的饲喂。
同时,现在的母猪更新淘汰率还很高,在美国,每年的淘汰率在50%左右,而在加拿大,则是45%左右,由此可见,母猪使用年限还是有进步空间的。只有高质量的后备母猪群才能保证未来母猪舍的高选择率和高保留率。大家都不想看到一头母猪还不到第三胎就被淘汰,对吧!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后备母猪的培育了!营养是重要的一方面(需要补充额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饲养密度和遗传基因也不容忽视。另外,还要做好后备母猪的体况管理 --- 要养得好又不太胖,因为过胖的后备母猪会影响乳腺发育和产奶能力,肥胖母猪也会导致高死胎率、影响妊娠期采食量。
妊娠母猪的饲喂
Hyatt: 由于动物福利的要求,现在很多妊娠舍已经开始减少限位栏的使用,转向大栏群养(Group/Pen Housing),这就需要对母猪的饲养策略进行调整,有两点我想提一提:
根据母猪胎次来分开饲养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妊娠母猪的饲喂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根据母猪的胎次来做饲养管理上的调整,分批饲喂特定的配方:后备母猪和P1 为一组,P2+ 的母猪们则分去另一组 --- P2+ 胎次的母猪们通常对氨基酸、钙磷的需求会低一些,毕竟这些年长的母猪们现在已经停止生长,只需维护乳腺组织的发育、保障胎儿的发育。而年轻的母猪们则有更高的营养需求。如果只喂一个料的话,其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我曾在2018年做过一个统计,母猪按胎次分开饲养的话,整个猪舍可以节省每头母$2-$2.5(¥ 12-16)。所以长远来看,花费在额外的料筒、料线等基础设施上的成本几年就可以收回来啦~
根据妊娠期来分阶段饲养
从限位栏过渡到群养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妊娠早期的母猪和中后期的母猪分开饲养管理。
一般来说,怀孕35-42天的早期妊娠母猪会继续呆在限位栏里,剩余的母猪则会转移到大栏中饲养。那么,我们正好趁此机会给早期妊娠母猪制定特别的配方,比如已有一些添加剂产品的数据显示出早期添加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率、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但如果在整个妊娠期都补充的话,可能经济回报不够大(太贵啦!);而若只在妊娠早期集中添加的话,可能就很值得哦!
围产期母猪的饲养
Hyatt: 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了!在奶牛上,围产期的研究和饲养管理已经做的很好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多向奶牛营养学习学习,在母猪围产期的饲养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挖掘潜力。
越来越多的营养师们提出可以在围产期补充纤维、添加微量营养元素(比如胆碱、肉碱、柠檬酸、B族维生素等),并要保持饲料的电解质平衡等。从饲喂策略而言,如同人类怀孕一样,有些母猪也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而葡萄糖耐受原因会导致部分母猪在产后易发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症。
另外,生产也是一个消耗体能的过程,所以要准备好足够的能量储备。丹麦奥胡斯大学的Peter Theil教授团队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生产前最后一餐的时间会影响母猪分娩持续时间 --- 越靠近分娩开始时间点(< 3小时),母猪分娩持续时间就越短,死胎率也越低。同时,他也推荐妊娠后期应该给母猪每天至少喂食3餐。
母猪产前最后一餐到分娩开始的时间对于(A)分娩辅助的概率,和(B)死胎率的影响( DOI: 10.1093/jas/sky141)
不过,产前饲喂多少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可以少喂些,喂个3-4磅(1.36-1.81kg)就够了,有些则认为得给母猪喂得饱饱的。比如我有一个客户,他就一直坚定地认为,在分娩当日不应该给母猪喂任何饲料,而且他养的母猪的分娩表现还很不错哦。
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营养学家们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推荐量,毕竟喂多少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哺乳期母猪的饲喂
Hyatt:在美国之外,已经有很多生产体系开始在哺乳期根据母猪胎次来分开饲养管理。和我前面说到的妊娠母猪一样,可以给后备母猪和P1胎次母猪单独开一条料线,饲喂营养浓度更高的日粮。
还有一些农场使用电子饲喂器混合出不同浓度氨基酸的饲料,从而匹配不同哺乳阶段的母猪的营养需求 --- 在母猪泌乳期间,每一周的营养需求都不一样,因此,从经济角度而言,全程给予相同的饲料其实是有点浪费的,因为整个哺乳期饲料是按照后备母猪或P1胎次母猪的需求制定的。那么,对于多胎次母猪而言,可能就是过度饲喂了(举个例子,多胎次母猪可能只需要0.75-0.8%的赖氨酸)。
另外,在美国,有些育肥猪舍已经开始使用「干湿料」喂料系统,并且看到了采食量的很大进步,也有数据显示在哺乳期使用干湿料可以提高7-10%的采食量,但大家的主要的担心点在于干湿料料槽的饲料安全问题。不过我认为,只要好好地设计喂料系统、利用好自动饲喂器,这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毕竟,7-10%的采食量提高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呢。
母猪体况管理
Hyatt: 母猪体况管理一直是老大难哈,它跟劳动力息息相关,而我们行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一直存在。我通常建议用一些好使的测量小工具来进行体况评分,比如母猪背膘卡尺(sow Caliper)或测量卷尺(measurement tapes),毕竟靠传统的人眼识别背膘厚度还是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差异滴。
同时,不同类型的母猪智能化电子饲喂系统可以帮助简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场员工进行喂料调整的操作。但是,需要以正确的方式来使用电子饲喂器设计饲喂曲线,以避免过山车效应 --- 这是指过度调整而导致瘦的母猪喂得过肥,而肥的母猪变得过瘦。
(审核编辑: 猪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