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机制 助推现代农业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我省农村金融新亮点

      2008年,省农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01亿元,占全行贷款投放量的38%。

      今年,省农行将全面推开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将发行惠农卡80万张,确保全年“三农”和县域贷款增加50亿元以上。

      今年,省农村信用社将实施“农民百元增贷工程”,对全省740多万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并建立信用档案,使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贷款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今年3月26日,省乡镇企业局与省农村信用社决定出资1000万元贴息重点支持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

      省乡企担保中心:5亿贷款助百家企业渡难关

      “有乡企担保中心为企业担保贷款确保原料收购,我们有信心让‘凤冠’牌菜油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凤冈县星旺食物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秋说。

      前不久,由省乡企担保中心担保,凤冈县信用联社向星旺油脂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收购原材料,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为解决我省乡镇企业融资难,确保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4年,由省财政投资成立了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主要为全省乡镇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已为数百家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现有担保资金7500余万元。该中心实现在保余额5亿多元,在保企业100多户。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没有足够资金收购原料和对企业扩容改造,因为多数农产品一年中的收购期很短。

      如何帮助乡企安然度过这个“寒冬”?

      去年底,担保中心与乡镇企业百名代表共商融资大计。

      省乡镇企业局决定除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返乡农民工的贴息力度外,还积极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农业担保公司:种养大户的“输血机”

      近日,在凤冈县何坝乡养殖场,农民毛小军望着一窝窝刚产出的小猪喜笑颜开。

      去年10月,他投资70万元建养猪场,由于资金短缺,每天都要为饲料钱发愁,3月11日,县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贷款20万元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养猪场已有效益了。他说:“农业担保公司就是种养大户的‘输血机’。”

      据了解,刚成立4个多月的凤冈县农业担保公司,已为36个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产品加工大户担保贷款1015万元。

      茶叶是凤冈县近几年来倾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但资金短缺导致茶园管护、茶园建设以及鲜茶收购、茶叶加工、市场营销等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农业生产大户在生产经营和茶园前期建设中,已经投下了大笔资金,在加工销售等环节中因缺乏周转资金制约了规模发展,有的还因此陷入困境。

      为破解资金短缺难题,把钱用在刀刃上,去年底,凤冈县决定从财政中拿出300万元,注册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以此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资金短缺、贷款难、担保难。

      绥阳镇农民张著军投资150万元建茶园300亩,去年,由于缺乏周转资金,只能靠卖茶青和茶树枝条维持生产。如今,担保公司已帮助他解决了45万元的贷款,每天加工茶青3000公斤,今年获利30万元。

      茶叶加工企业得到“输血”后,带动了全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永安镇主茶区茶农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全县茶园已发展到14.1万亩,茶叶总产量2500吨,加工企业103家,总产值1.25亿元。

      农业担保公司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促进了该县现代农业发展。土溪镇农民曾宇在县担保公司帮助下贷款45万元创办皮蛋加工厂,带动全镇700多农户养蛋鸭,户均增收上千元。

      目前,该担保公司已为36户种养大户担保贷款1015万元,盘活资产5000万元以上,全县的茶产业、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

    林权抵押:打开“绿色银行”大门

      4月初,从册亨县城出发去秧坝镇的公路两边,满山满岭都是茂密的杉木林。

      秧坝村农民覃仕坤的木材加工厂就建在森林脚下的公路边,10多个工人正忙碌着。老覃感慨地说:“林权改革终于让我等到‘绿色银行’开门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覃仕坤贷款营造杉树林4000亩。林权主体改革完成后,他获得了林权证。

      前年,他用2000亩森林抵押贷款建起了木材加工厂。他说:“木材加工后利润至少翻了一番,边角废料都能用上,还可以收购村民的木材增加他们的收入。”

      他的产品已销到上海、江苏等地,年纯收入数十万元。林权贷款增强了老覃造林信心,今年3月,他还用贷款新造桉树林1000亩。

      2007年,全县完成集体林地改革266.6214万亩,共发放林权证2.6万本。确立了农民的林地经营主体地位,明确林农所持林权证拥有对应的山地和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与收益权。随即,县里组织县农村信用社、县林业局深入调研,下发了《关于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和《册亨县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林木所有者以现有林木资产作抵押向信用社贷款用于林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等。

      林权抵押贷款正逐步解决林农贷款难。4月1日上午,者楼镇农民杨再成用2400亩幼林抵押贷款28万元。杨再成说:“有林权作抵押,农民贷款不再是难事。”秧坝镇已有17户农户用森林抵押贷款507万元,多数农户凭林权证提高了信用等级,今年已有300多户农户交了贷款申请。县信用社先后为61户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416.2万元,还依据农户林权证明晰的林业资产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提高授信额度,为544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064.3万元。

      林权改革后,林权可转让、可抵押贷款,提高了广大农民造林护林和投资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目前,该县林农将85%的贷款改造森林3万亩,新增杉树、桉树等经济林3万亩。同时,该县率先在全省制定了林业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林产品加工业,力争用10年时间使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0亿元。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2160元中有600元来自林业,林区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

    农村信用社:为金融资本找到新途径

      自去年正式开展业务以来,凤冈县农业担保公司所办的36宗业务、1015万元担保金盘活资产5000万元以上,年新增产值7000万元。

      县信用社主任黄录春说,有了担保公司,信用社就敢把资金投向现代农业项目,农村金融创新不仅解决了“三农”贷款难,同时也为金融资本找到了新途径。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少抵押、担保,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在很多县,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贷款不足信用社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只吸储不贷款。这不但制约了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银行自身也失去了很多资本增值的好途径。

      册亨县林业局局长王隆权说,森林年生长率为8.4%,且贷款额度仅为抵押物的50%,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风险很小,除信用社外,一些金融机构正与当地相关部门洽谈,希望加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

      册亨县信用社经理胡腾说,由于多数农户除自身居住的房屋外,无其它不动产作为贷款抵押,导致县信用社仅服务到全县4.23万农户中的1.3万户。接受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后,林权贷款将很快超过贷款总额的10%,为信用社资本寻找到一条新出路。

      据了解,随着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结束,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一些金融部门对发放林权贷款产生浓厚兴趣,省农行正准备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越来越多的金融部门与省乡企担保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是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村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只有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才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早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具体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并将对涉农贷款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同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册亨县创新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实现了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通过农业担保公司,凤冈县茶园、农用生产设备都可以作抵押贷款。

      实践证明,这些新兴的农村金融机制对于解决“三农”贷款难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三农”贷款难在何处

      4月13日,思南县返乡农民工朱德彬想发展规模养殖,虽然缺乏资金,但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外出打工时的借贷经历还让他怯于踏进银行的大门。“贷款?你拿什么抵押?有人担保吗?”信贷员的话羞得他满脸通红掉头走出银行门后再未进去过,只得回村借了600元月息5分的高利贷作路费。他说:“我家只有土地、农作物、森林和房屋,但银行的人说那些都不能作抵押贷款,农民贷款咋这么难?”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因为缺少抵押、担保,不但很多农民碰到过类似朱德彬的遭遇,就连一些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也很难。

      贵阳市乌当区农村信用社信贷部副经理辜亚江说,农村信用社支农新增贷款明显不足,且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贷款终身责任制也束缚了信贷员手脚。由于法律规定农民的耕地和宅基地不能作抵押,农民贷款质押标的有限,加上农民对贷款手续了解不够,一些农户信誉度不高等,导致贷款难。农民信贷规模一般较小,但每一笔贷款的程序是一样的,导致金融部门放贷和追欠成本大。

      记者调查发现,农民贷款难主要因为支农金融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缺陷。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作用有限;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目前,我省“三农”贷款只占农行贵州省分行贷款总额的38%;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量少面窄;利率上浮幅度过大,农民贷款负担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经营网点,贷款权限上收,信贷投向转移后,加之大量农村资金不断被转往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

      同时,“三农”贷款负担重也是金融服务中又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册亨县秧坝镇昂涛村农民陈德才报怨道:“种粮、购农机有补贴,为什么发展林业生产不能给予补贴呢?”去年,老陈用90亩成林杉树林抵押贷款20万元,光评估费就8000元,每年交保险费3220元。他说,林权贷款的年利率已超过10%。经担保中心获得贷款的企业和种养大户都和老陈有同样的看法及期盼,都希望政府能补贴担保中心或银行,或是直接补贴涉农贷款户,以减少农户承担的保险费或担保费。

      然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赢利和降低贷款风险才是最主要的。册亨县信用社经理胡腾说:“今年已有两户用于抵押贷款的160亩森林发生了火灾,要是林农不买保险,又无偿还能力,金融部门可亏不起啊!”

      其实,对农民提出的要求,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并作了积极探索。为了减轻林农承担的评估、保险等贷款负担,册亨县信用社提高了持有林权证农户的信用等级,办理5万元以下贷款无需其它抵押物或担保。这种利民举措受到欢迎,共有544户凭此贷款1060万元。

      册亨县委书记陈国芳说:“我县正拟采取重点工程配套、扶贫资金贴息等,减轻林农负担。还将引导其它金融机构参与到林权抵押贷款中来,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降低贷款利息。”

      政府 农信社 农户 企业共同努力 多方联动创新金融机制

      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以及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然而,“三农”融资难却严重制约着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出现的乡企担保公司、凤冈县农业担保公司和册亨县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等,正是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的结果。新兴农村金融模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土地、矿产、林木等都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并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不能流通抵押,致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抵押品难以通过市场变现或获得贷款,相应扩大了借贷资本的风险性,并制约了农村金融借贷拉动各种资源的循环周转。

      省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服务功能弱化,特别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深层次、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对我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支持有限,导致现代农业设施装备落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了我省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从目前我省各地、各部门推出的金融机制创新举措所获得的成果看,建立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一体化的新体制,十分必要且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解决“三农”融资贷款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经乡企担保中心贷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农业担保公司贷款的凤冈县种养大户都认为,农业担保贷款负担过重,希望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多数农民还希望改革抵、质押贷款方式,除林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外,农作物、农产品、承包的土地使用权等也可作为抵押贷款,并提高贷款额度。

      册亨县信用社经理胡腾告诉记者,全县的森林资源资产可抵押贷款10亿元左右,但是该县信用社存款额只有5亿元,且林业投资周期长,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该信用社必须控制林权抵押贷款比例。他认为,要解决林农贷款难,不但需要更多资金,还需要林业部门完善并稳定相关林业政策。

      也就是说,解决“三农”融资贷款难,农民和金融部门都希望改革农村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着力创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模式,把财政投资和金融投资作为动力,推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

      实际上,我省金融部门一直在不断探索农村金融创新。省农行推出农户可经工薪人员、担保公司、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保证或多户联保等多种担保方式获取小额贷款,正准备推出林权抵押贷款等农业贷款项目。

      省农行三农个人金融部负责人说,金融创新是一个长期过程,我省出现的几种农村金融新模式都还有待完善。她认为,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关键在政府。政府要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构建一个大小并存、种类各异、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村金融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对支农贷款适当进行财政贴息,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以财政资金作引导,或吸收社会资本,财政适当补贴建立“信用担保中心”,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如引导借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业保险及家庭财产综合保险等对贷款安全具有保障作用的险种,为农民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帮助金融部门化解部分贷款风险。还要培养广大农民和企业的贷款诚信,严厉打击恶意欠贷行为。同时,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组织资金,积极探索支农服务新方式,消除信贷人员“惧贷”思想,并积极宣传贷款知识。

      她说,只有通过政府、农村信用社、农户和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推进农村金融机制创新,才能解决“三农”贷款难,从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达到农民增收、银行增效、财政增收的目的。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