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渗透与产业整合是养猪业发展必然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近年,外来资金进入养猪行业甚多,如2008年的“高盛养猪”、2009年的“丁磊养猪”。同时,养猪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及养猪企业也纷纷大张旗鼓地加入或扩大养猪,仿佛一夜间,养猪成为了朝阳产业。

      养猪是否是朝阳行业并不重要,外来资金、上下游企业、养猪巨头搅动了多年来算是封闭的养猪产业,这种现象是暂时受利润驱使还是发展的必然?中小猪场该如何面对这些巨鳄?在“凤凰山论坛”上,百世腾牧业总裁熊俊宏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对养猪产业商业化演变的思考。

      “进入养猪业后,我才体会到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百世腾是艾格菲集团的子公司之一,而艾格菲集团就是2008年媒体热炒的“高盛养猪”的主角之一。熊俊宏解析,“高盛养猪”是媒体在误传,事实上,百世腾集团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筹集资金,在江西、福建等地收购了30多家猪场。

      进入养猪业一年多,做饲料出身的熊俊宏感概颇多,“进入了养猪业,我才体会到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熊俊宏明显感觉到养猪的不容易,“以前我是做饲料的,因为经常服务农户,感觉养猪应该很容易,从去年进入养猪业后,才真正感觉到养猪真的不那么容易,如之前大家说的环保、土地、政策等问题,我们都碰到过。”

      “家庭养殖的减少,让养猪业成为各种资本逐利的新领域”

      百世腾进入养猪行业,是因为看到了养猪业的前景。

      近年来,农户退出、大型企业进入养猪行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养猪从自给自足的模式逐步走向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据我们所统计的数据,1980年,家庭养殖大概占全国生猪上市的90%,到了2008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35%。”熊俊宏认为,家庭养殖的减少正给了商业化养猪的发展空间。

      熊俊宏表示,养猪业的产业整合是多种因素的结果,除了上述的家庭养殖数量减少外,政府对养猪产业的空前重视及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推动产业整合的重要因素。

      自2007年出现生猪短缺、猪价暴涨以来,政府对养猪产业的重视空前,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及引导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同时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消费者对猪肉的新鲜、风味追求,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让不少资本看到国内养猪业的产业变化及前景。这时候,各种商业资本的加入,养猪巨头的扩张带来的产业整合变革成为了养猪业发展的必然。

      “模式无好坏之分,各种资本都对产业升级起积极作用”

      各种资本进入养猪业,加速了养猪产业变革升级。熊俊宏认为,这些包括国外资本在内的不同资本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产业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他相信这些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作用。

      [NextPage]

      熊俊宏把当前国内养猪行业中不同的资本分为5类不同的商业化养猪模式。

      第一类:国内养猪产业上下游企业进入养猪业,其中动作最大的是新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计划在三年到四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两千万头生猪的养殖规模,建立国内最大的生猪的养殖产业群,这个计划在目前来讲是最大的一个。还有很多类似于江西正邦等,原来以饲料兽药和化工为主的民营企业,也进入养猪业,而且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延伸。

      第二类:大型的养猪公司也迅速扩张,比较典型的当然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等。这些原来就比较有规模的养猪企业,这两年的发展速度更快。

      第三类:外国饲料集团的产业延伸,典型的代表就是正大集团。正大集团宣称将在上海投资近100个亿来养猪和养鸡,养猪的规模近100万头。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大力发展养猪业。其拥有强大的国际资本,也有国外成功的150养猪模式可以借鉴,在中国的养猪业上迅速地扩大份额。正大集团有强大的饲料行业背景为基础,以及几十年的国际商品运作和成功经验,其发展势头不容小瞧。

      第四类:国内大型的民营企业,如河南牧源,是国内民营养猪的明星。经过他多年的专心研究和专心发展,不断地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养猪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养猪规模,在河南的一个县养猪规模达到50万,成为中原养猪第一人。最近更是得到总理的接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会成为养猪业学习的典范。

      第五类:国际资本进入养猪业。百世腾进入养猪业是饲料产业的延伸,也是看到了国内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无非是借助一些国外的资本,整合国际资源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