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加速跑与CPI负增长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快跑了13周的猪肉价格终于稍稍放缓了步子。商务部对上周重点食用农产品的监测数字表明,猪肉批发价周环比微微上涨了1个百分点。尽管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CPI连续7个月实现负增长,8月录得1.2%的同比降幅,但是突然爆发的猪肉行情无疑加重了民众对于通胀的忧虑。

      为什么关注猪肉?这和我们的CPI指数编制有关。在现行的CPI统计指标中,食品是权重最大的分类项,比重超过三成以上,而猪肉又在食品类中占了5%左右的比重。猪肉价格开始蹿高,必然带动CPI上扬。分析未来走势,不少专家都判断CPI已到拐点,而猪肉价格重回高位是一大重要依据。肉价,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信号。

      作为统计数据,CPI天然带有滞后性。从民生角度来说,加速跑的肉价直接影响普通百姓餐桌上的丰盈,眼下负增长的CPI难免和实际感受形成鲜明的反差。普通民众不会忘掉2007年开始的那一轮涨价。不断走高的猪肉,引得CPI一路快跑。尽管在经济学家的解释中,这仅仅是所谓的“结构性通胀”,并不会损害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结构性通胀依然是通胀,这正是眼下不少人“谈猪色变”的原因,更何况快跑的肉价已经显示出通胀的诱因。

      在专家的解读中,此轮上涨合乎供求规律。首先是国家在6月启动了猪肉储备,再者中秋国庆是继春节之后的猪肉消费高峰期。还有专家抛出了“价值回归”说,声称即使是在2008年的肉价最高峰,养一头猪的利润也不过250元;眼下的肉价只不过回到今年3月“猪流感”风波之前的水平,农民的收入也只是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的每头猪赚100元。这样的比较合情合理,但同时产生出另外的疑问,既然生产者挣不到钱,那么肉价还有回落的可能吗?更大的疑问在于,利润没有见涨,那么究竟是什么是推动肉价上涨?

      过低的价格抑制生产,过高的价格抑制消费。分析肉价上涨成因,饲料价格上涨的推动首当其冲。尽管专家一再声称玉米储备充足,但是东北产地今年的旱情意味减产已成定局,玉米价格受此因素刺激开始大幅上扬,与此类似的还包括同样受制于气候不利因素的大豆。从猪肉到饲料再到粮食,对于肉价的担忧在于飞跑的猪肉后面牵着一连串农产品。讨论潜滋暗长的通胀风险,猪肉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尤其是在连涨3个多月之后。

      观察CPI,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感受。负增长看起来与通胀毫无关系,但是统计数字难以体现真实的生活,加速跑的肉价或许才是普通家庭现实的压力。不妨看看去年4月的数字,CPI同比增长不过8.5%,而食品类则增长22.1%,其中肉禽及食品增幅高达47.9%。对于食物支出比重高的低收入阶层来说,上扬的肉价直接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在常规的CPI之外,一些城市为此还会编制低收入层价格指数。北京2007年7月的CPI上涨2.1%时,低收入层的价格指数上涨6.3%。用最底层的视角来观察眼下1.2%的负增长,得出的是无法乐观的前景。

      在大连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胀的潜在风险在哪里?肉价就是清晰的路标。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