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聚富苑民族工业区一路8号
- 邮编:101105
- 联系人:李剑
- 联系电话:010-80523691
- 移动电话:13910961075
- 传真:010-80529896
- 邮箱:2307145806@qq.com
- 网址:http://www.huazheng369.com/
- 给我留言
首页>>技术指导>>详细内容
2013—2015 年我国部分原种猪场猪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18-06-26发布企业:北京中农华正兽药有限责任公司人气:12481
流行病学
为了解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生猪腹泻病的流行 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取得的防控成效,推动生猪腹 泻病的综合性防控,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 地走访等形式,对全国范围内的 44 个原种猪场开 展了生猪腹泻病回溯性调查,分析了主要的致病因 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中农华正
1
生猪腹泻类疾病概述
生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数约占发病猪总量的 35%~45%,给养猪业造 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生猪轻度腹泻会导致生猪营 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会导致脱水,成为 僵猪,甚至死亡。生猪腹泻病因复杂,常见的多达 几十种,但以病毒性感染最为常见。根据生猪腹 泻病的发生特点,可将其病因分为非传染性因素和 传染性因素。
1.1 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包括气候、环境、饲料和营养状况等, 是生猪腹泻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如在阴冷潮湿的冬 春季节,生猪圈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合适,此时腹 泻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此外,圈舍通风换气不 畅、环境卫生差,饲喂变质饲料,以及生猪营养状 况不良、免疫力低下等,都易引起生猪腹泻病的发生 。
1.2 传染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引起生猪腹泻的最 主要病因。其中病毒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和猪 轮状病病毒(PoRV)3 种。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 急性肠道传染病,于 1971 年在英国首次暴发,之 后相继在比利时、德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国 家发生,成为长期困扰欧亚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 2010 年以来,我国大面积暴发猪腹泻疫情,并持 续流行了数年,主要表现为病毒性感染特征,传播 快、病程短,出现水样腹泻、衰弱和脱水死亡,结 合实验室诊断,证实其主要病因是 PEDV 感染 。 近年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及 我国台湾地区也暴发了 PED,分析证实新流行毒株的致病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对于哺乳期仔猪,其 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 100%,给这些国家或地区 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猪传染性肠胃炎(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 性消化道传染病,以 2 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 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1946 年在美国被 首次报道,目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均有发生。1956 年我国首次报道在广东省发现该病。目前该病在全 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 。
PoRV 感染是以仔猪厌食、呕吐、腹泻、脱水 为特征性症状的疾病。1975 年 Woode 等 [7] 首次报 道在英国发现该病,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报道了该 病的发生。PoRV 感染在我国也普遍存在。
目前,对 PED、TGE 和 PoRV 感染的防控主要 通过疫苗免疫。目前既有弱毒苗,也有灭活苗,既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病毒株组成联苗来使用。
2
生猪腹泻疫病的回溯性调查
2.1 调查范围和主要内容
此次调查涉及全国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 44 个原种猪养殖场,涵盖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 区。这 44 个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在 755~137 580 头 / 场不等。调研内容包括 4 个方面:一是生猪腹泻的 发生和流行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及病因调查;二是 诱因分析,调查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饲养、 生猪调运以及免疫等的关系;三是疫情防控状况, 涉及免疫预防、监测预警、应急防控等;四是实验 室检测结果。
2.2 临床症状
2.2.1 发病概况和流行趋势。所调查的 44 个猪场 中,2013—2015 年间,连续 3 年没有发生腹泻的 猪场有 20 个;2013 年发生疫情的有 13 个,2014 年 15 个、2015 年 15 个;连续 2 年发生疫情的有 5 个,连续 3 年的 5 个(图 1)。调查发现,近年来 我国生猪腹泻病的流行并没有明显缓解,其仍然是 部分猪场的主要危害,该期间共有 5 个猪场(占发 病猪场总数的 21%)连续 3 年发生腹泻疫情。
2.2.2 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诊断。调查发现,有 24 个养殖场的猪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腹泻感染症状:母
猪、种公猪和育肥猪多呈一过性感染,症状轻微; 仔猪表现呕吐、腹泻、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肛门 松驰、持续排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稀便,迅速脱水 消瘦,于 1 周内衰竭死亡,体温可达 39 ℃以上。 病死仔猪的剖检病变为肠壁变薄,胃肠道粘膜充 血、出血,胃内有凝乳块,肠管充气膨胀,淋巴结 肿胀。采集发病猪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 PEDV 阳性。综合分析认为 PEDV 是目前猪病毒性 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同时也存在 PEDV、TGEV 和 PoRV 的混合感染。
2.3 流行特点分析
2.3.1 从发病时间看,冬春季节高发。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的 3 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冬春季节寒冷 潮湿的气候条件容易诱发腹泻病的流行,一般会在 流行 2~3 周后停止,但在一定时期内,会反复发生, 进入夏季后流行有所减弱。
2.3.2 从疫情来源看,生猪调运与其无明显关联。所调查的 24 家发病猪场中,仅有 3 家存在生猪调 入情况,且疫情并非在调入后发生;在 20 家未发 病猪场中,也有 3 家猪场存在生猪调入情况,经比 值比(Odds Ratio,OR)计算,其 OR 值为 1,表 明疫情的发生具有原发性,与有无生猪调入无明显 关联。
2.3.3 从发病日龄上看,哺乳和断奶仔猪多发。 被调查的 24 家发病猪场中,有 21 家统计了猪的发 病日龄。调查发现,1 周龄仔猪最为易感,其发病 率和病死率可高达 100%,超过一半(11/21)猪场 的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 50%,而对于 1 周龄以 上仔猪,虽然其发病率与 1 周龄内仔猪相似(发病 率达 100% 的猪场 4 个,超过 50% 的有 6 个),但病死率明显降低。由此可见,生猪发病日龄越小, 其病死率就越高,其中哺乳仔猪高于断奶仔猪,断 奶仔猪明显高于育肥猪和能繁母猪,育肥猪和母猪 一般没有症状,或呈一过性腹泻。具体情况见图 2 和图 3。
2.3.4从养殖规模上看,养殖规模越大,腹泻发生概率就越高。根据 21 个生猪养殖场的数据统计, 在存栏数大于 10 000 头的 9 个猪场中,1 周龄内仔 猪发病率超过 50% 的有 6 个,占比 66.7%;存栏 数在 5 000-9 999 头之间的 7 个猪场中,1 周龄仔 猪发病率超过 50% 的有 3 个,占比 42.8%;在存 栏数小于 4 999 的 4 个猪场中,1 周龄仔猪发病率 超过 50% 的有 1 个,占比 25%(表 1)。同时, 与未发病猪场养殖规模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分析表明,其 OR 值为 1.1(表 2),表明养 殖规模越大,发生疫病的概率越高。这或许与养殖 场的养殖密度有关,如果养殖量大、密度高,就容 易导致生猪腹泻疫情的大范围暴发。
2.3.5 从传播速度看,疫情传播迅速,病程短。 通常在首个病例出现后的 3~7 天内,疫情可迅速扩散至整栋猪舍或整个猪场;仔猪发病 2~3 天后即全 部死亡。
2.3.6 从综合防控看,疫病的发生与防控水平直 接相关。生猪腹泻的发生与综合性防控水平有一定 相关性,特别是保温、除湿和通风等措施可有效降 低生猪腹泻的发生。所调查的 44 个猪场均为国家 原种猪场,生物安全水平较高,对人员进出、消毒 等有严格的规定,能够有效阻止疫情传入,但保温、 除湿和通风状况在不同的猪场差异较大(图 4)。 没有采取除湿和通风措施的发病猪场数量明显较 高,OR 值为 0.4(表 2),表明保温、除湿与疫病 的发生为负相关,是防治疫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对生猪腹泻防控意义重大。
2.3.7 从疫苗防控效果看,接种疫苗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在所调查的 44 家种猪场中,共有 30 家猪 场使用了疫苗。调查发现,疫苗接种与种猪场有无 腹泻疫情直接相关,一旦发生腹泻疫情,多数猪场 会持续进行疫苗接种。在 2013—2015 年发生过疫 情的猪场中,发病后接种疫苗的猪场比例分别为 9/13、11/15 和 12/15。但在未发生过疫情的 20 个 猪场中,仅有 11 家猪场接种了疫苗。疫病发生与 接种疫苗的 OR 值为 3.1(表 2),表明疫病的发 生与疫苗接种呈正相关。接种疫苗是猪场发生腹泻 后最为重要的防控措施,而认为疫苗有效的猪场占 比也高达 82%。其所使用的疫苗以猪传染性胃肠 炎 / 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以及猪传染性胃肠 炎 / 猪流行性腹泻 / 猪轮状病毒病三联弱毒活疫苗 为主。
3
生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 24 家猪场的调查问卷,结合现场调 研结果,分析认为导致当前猪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 但以病毒性腹泻最为普遍,同时气候异常、饲养管 理较差以及免疫控制措施效果有限等因素也是导致 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1 环境温度骤变,诱发疫病发生
我国每年冬春季节气温波动较大,猪舍会普 遍出现温度骤降、湿度增加、通风不足等状况,这 会导致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成为腹泻发生的诱因。
3.2 疫苗保护力低,新型疫苗缺乏
虽然多数发生过腹泻疫情的猪场都接种了 PEDV 疫苗,部分猪场还加免了仔猪黄白痢、猪大 肠杆菌等细菌性疫苗,但是由于现有疫苗多数给母 猪预防注射,这种主动免疫方式往往不能及时发挥 保护作用,同时产生的被动抗体保护能力也较差, 因此疫情一旦发生,先从育肥猪或种猪群开始,迅 速向仔猪传播,引起仔猪发病死亡,难以控制。此 外,由于病毒感染呈现典型的肠道局部感染,以黏 膜免疫为主,这就决定了开发新型黏膜免疫(SIgA) 疫苗是防控腹泻的新技术手段 。
3.3 监测措施不足,疫情防控被动
当前,猪腹泻疫病并非我国强制监测疫病, 养猪场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尚有不足,同时也缺乏快速敏感的检测技术,上级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 才能完成监测任务,这影响了该病监测预警工作 的开展。
4
防控建议
鉴于此,针对猪腹泻病,需要做好 3 个方面 的工作:一是强化认识,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的饲养理念;二是加强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实施 全进全出,产房彻底清洗、严格消毒、空栏等措 施;三是在重点地区开展猪腹泻病监测。为有效 预警和防控猪腹泻病的发生,建议对我国中东部 和南部养殖大省的生猪养殖大县、引进生猪地区、 生猪养殖密集区、种猪场、交易市场等开展猪腹 泻病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疫情,消除疫情 隐患 。